kaiyun适合肺气宣发;冬季需“藏精”-云开app官方入口下载
□记者 孙倩文
中医以为,肝为“将军之官”,主疏泄、藏血,与东谈主体气机调畅、情志赋闲密切联系。
养肝需适合其“喜条达而恶抑郁”的特点,从起居、运动、饮食、情谊等多方面轮廓调摄,方能达到疏肝理气、养血柔肝之效。
若何正确养肝护肝?
通过哪些穴位推拿能养护肝脏?
又有哪些养肝食疗方推选?
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中病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大夫、硕士生导师周云洁。
养肝需从闲居作念起
中医以为,肝是有着疏泄、藏血等功能的脏腑。若未作念好肝脏养生,除了激励肝联系的疾病,还有可能导致其他脏腑受损。
养肝之谈,贵在“中庸”:既不外度耗伤,亦不壅滞郁结。从闲居点滴入辖下手,顺其性、养其真,方能让肝脏常保疏泄有度、气血充盈。
张开剩余84%●起居有常:顺时养肝,安卧藏魂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,“东谈主卧则血归于肝”。肝脏的树立与藏血功能主要在夜间完成。
起居调摄需法规作息,亥时(21:00~23:00)入睡,保证子时(23:00~1:00)投入深度就寝。
养肝还需适合四时。
春季养肝重在“疏泄”,宜早睡早起,多到户外感受期许;夏令养肝应“清热利湿”,宜晚睡早起,以适合阳气宣发,促进肝气疏泄;秋季宜“养阴润燥”,早睡早起以不休阴精,协作肝的藏血功能,适合肺气宣发;冬季需“藏精”,早睡晚起,幸免寒邪伤肝。
久视伤血,恒久伏案或熬夜会耗伤肝血,提议每小时起身行动,瞭望消弱眼部,“肝开窍于目”,护眼即养肝。
●甘休运动:柔筋通络,疏肝解郁
肝主筋,筋脉的柔韧与舒展依赖肝气的濡养,而甘休运动能促进肝气流露、筋脉舒展,看管气滞血瘀导致的筋脉拘挛。
中医养生强调“动以养形、静以养神”,养肝运动需以“柔柔舒徐、适合肝气条达之性”为原则。
传统功法八段锦中“阁下开弓似射雕”一式尤为相宜养肝。其行为通过两臂张开如拉弓,充分拉伸两胁(肝经循行于胁肋),协作脊柱旋转,可绽放肝经气机,缓解肝郁所致的胸胁胀闷。
闲居行动不错选拔分歧、打太极拳、作念瑜伽等。运动时长以30分钟为宜,以身段微微出汗、不感窘况为度,幸免剧烈运动导致气血妄动,反而灼伤肝阴、扰动肝气。
●饮食调护:五味息争,以食养肝
肝在五行中属木,对应青色,在味为酸,饮食调护需紧扣“疏肝、柔肝、养肝”三大原则。
养肝宜食青色食品。中医以为“青色入肝”,此类食品多具清利之性,可绽放肝经郁热,如菠菜、芹菜等。
养肝宜食酸味食材。酸味属阴,能不休涣散之肝阴,防肝气过亢,如乌梅、葡萄、柠檬等。
此外,还有一些养肝药材可息争肝脾,如枸杞、菊花、决明子等,沏茶或煮粥均可。
枸杞能滋肾养肝,可与粳米同煮为枸杞粥,晨起食用能补肝血、明目;菊花性凉,能清泻肝热,搭配金银花沏茶,相宜怒气旺者;决明子能清肝明目、润肠通便,炒后煮水饮用,可缓解肝气郁滞所致的便秘,扶植保护肝脏。
养肝忌过量饮酒,恒久过量饮酒会耗伤肝阴,导致肝气横逆,诱发胁痛、黄疸,以致激励肝毁伤。
忌辛辣浓重,辛辣之品易“助火生热”,加剧肝经干冷;浓重之物则碍脾运化,导致湿浊内生,壅滞肝气,影响肝的疏泄功能。忌过咸食品,咸入肾,过咸则伤肾,而“肝肾同源”,肾阴不及会累及肝阴,导致肝阳上亢,故逐日食盐摄入量宜规模在5克以内。
●情志调畅:疏肝解郁,排艰深纷
中医以为“肝主疏泄”,与情志行动密切联系,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强调“怒伤肝”。
恒久震悚、愤怒或抑郁会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诱发胸胁胀痛、失眠多梦、食欲减退等症。调畅情志是养肝的中枢设施,需通过主动调整完毕肝气条达。可采用情志调整法,通过书道、音乐等阵势滚动选藏力,疏解不良情谊。
穴位推拿来养肝
“肝为刚脏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”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绽放肝经、调解顺血,达到养肝护肝之效。推选几个穴位便于闲居操作,相宜居家保健。
01、太冲穴(肝经原穴)
位置:足背第一、二跖骨聚合部前线凹下处。
手法: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,力度以酸胀感为宜,每次按压30秒后松开,两侧轮流进行,反复5~6次。
功效:疏肝解郁、平肝降火。可缓解肝气郁结所致的胁肋胀痛、头晕头痛以及怒气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。
02、期门穴(肝之募穴)
位置:胸部乳头直下,第6肋粗放,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。
手法:四指并拢,用指腹顺时针轻揉,力度柔柔,每次2~3分钟,以局部温热感为度。
功效:疏肝健脾kaiyun、理气宽胸,适用于肝郁气滞导致的腹胀、嗳气,以及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不适。
03、肝俞穴(肝之背俞穴)
位置: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处。
手法:双手拇指同期按揉两侧穴位,或用手掌根部横擦,以局部透热为度,每次3~5分钟。
功效:养肝明目、养血安神,可改善肝血不及所致的视物疲塌、失眠多梦,以及肝气不舒引起的腰背酸痛。
04、阳陵泉穴(筋会穴)
位置:膝盖下方,腓骨头前下方凹下处。
手法:拇指指腹按揉,或用食指、中指并拢点压,力度由轻至重,每次1~2分钟,两侧轮流。
功效:舒筋活络、疏肝利胆,因“肝主筋”,此穴可缓解因肝气不畅导致的筋脉拘挛,如膝要道酸痛、下肢麻痹。
05、太溪穴
(肾经原穴,虽不是肝经穴位,但因为“肝肾同源”,也不错用来调整肝脏疾病)
位置: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下处。
手法:拇指与食指相对拿握,用拇指指尖垂直点压,每次按压1分钟后休息10秒,共5次,以酸胀感透达足底为佳。
功效:滋肾养肝,通过补肾阴以充肝阴,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、视物疲塌等症。
闲居保健可逐日选拔2~3个穴位操作,晨起或睡前进行更佳。
操作前洗净双手,力度以惬意耐受为度,妊妇及皮肤大肆者慎用。
恒久对峙,可调畅肝气、养护肝血,让肝脏在指尖的呵护下保持条达健运。
三款养肝食疗方助力保重
除了闲居养护和穴位推拿外,还可通过食疗起到养肝护肝的商量。
◆食疗方一:枸杞猪肝汤
材料:枸杞15g,猪肝100g,菠菜50g,生姜3片。
作念法:猪肝切片焯水,与枸杞、姜片同煮20分钟,加入菠菜稍煮,调味即可。
功效:补肝血、明目。
◆食疗方二:桑菊决明粥
材料:桑叶10g,菊花5g,决明子10g,粳米50g。
作念法:桑叶、菊花、决明子煮水取汁,与粳米同熬粥。
功效:清肝、明目、润肠。
◆食疗方三:陈皮茯苓粥
材料:陈皮5g,茯苓15g,小米50g。
作念法:陈皮、茯苓煮水取汁,加小米煮粥。
功效:疏肝健脾。
发布于:河南省